創業新聞發佈


做香港人生意,是活受罪?從Carousell見識香港人
某大電視台節目不時請來本地服務性行業工作者做嘉賓,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香港人是令人嫌惡的顧客。只有一個人說,是偏見,但有很多人都這樣說,就不是偏見。雖然我都是香港人,但都不得不承認,做香港人生意,是活受罪。何以見得?因為當你接觸過香港顧客,以及世界各地顧客之後,自然便會得出這個結論。
港初創斥資千萬研「掛畫音箱」 科技融合藝術打造蝸居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聽音樂或成為一種紓壓方式。不過香港地少人多,很多安樂窩都以「蝸居」設計,居住空間窄小,要設置音響設備相當佔空間,要打造出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家並不容易。有港商看準商機,創立本地音響設備品牌,嘗試將音箱及力盡慳位的設計,將藝術和科技結合,研發專為亞洲市場而設的超薄掛畫音箱。
快遞櫃小子唔怕俾人呃 衝出香港目標全球前三
80後李兆倫(Sheldon)是老牌速遞公司的「太子爺」,早年見到行業轉型,決定離開家族企業創業,率先在港引入智能櫃Pakpobox,食正網上運營新浪潮,生意額以倍數增長,去年已超過400萬美元(約3,120萬港元),業務覆蓋全球六大洲,他矢志要成為全球Top 3智能櫃巨頭。
由模特兒轉型開時裝網店 潮媽行山做瑜伽保持105磅︰人生不只湊仔
有人說做了媽媽後總要有點犧牲,不論是外貌、身形、事業還是時間,也不能跟當媽前相比。39歲的Christy Yang卻能樣樣兼顧,誤打誤撞成為「模範」媽媽,反而是兩個女兒的出生,成就了她的事業。當年Christy成為新手媽媽後,決定走出模特兒界,創立時裝網店。
他只有高中學歷,靠「每週搬家」創業!全球5千家企業用他的時間管理App
創新點:用人工智慧自動紀錄花費的時間,讓我們知道哪項工作的效率需要改善。 本文4大重點: 1. 想要到曼聯踢球,卻發現自己寫程式比較在行。 2. 想要成功,就要去對的地方「取經」。 3. 為了成長,不惜住在衣櫥中三個月。 4. 用人工智慧紀錄工作時間,方便而且準確。
從上門補習走到幕前 Patrick Sir細說創業路
無論在香港做甚麼行業也好,一定要做大行業。 無論甚麼時勢、情況也好,大行業始終有其需求,教育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想入行教育業,又唔知點開始,【創業達人】幫到你!
港移民高雄開食店 80後港男:高雄發展慢 但機會處處
香港局勢不穩,港人移民海外的意欲增,當中台灣是港人移民熱門地區之一。今次由移民台灣多年的Eiddy分享他在台灣創業的經歷。
三闖珠峰香港第一人 登山達人追夢生意過百萬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民假日不再愛逛街,而是通通往郊區跑,在被口罩綑綁的日常生活中尋找一絲新鮮氧氣。爬山,對某些人來說是休閒活動,不過對曾志成來說卻不止是興趣,更是事業,因為他帶人爬的不是香港的山嶺,而是全球各大山脈,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幾年前創立「登山達人旅行社」,曾志成有心追夢,亦有力開拓嶄新商業路。
英資高層創業 共享抗疫物資 人脈連結企業NGO Me2You App助配對
【明報專訊】「Me2You捐贈物資活動反應熱烈,第二輪抗疫資源共享計劃將有50個收集站,方便市民捐贈抗疫物資」。計劃物資收集點遍布港九新界的電訊商店面、連鎖式零售店等,驟眼看計劃似由多家大公司一同發起,殊不知是由一間成立不足1年的本地初創企業Dory Network Technology籌劃,正因其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黃思遠是有大企業經驗的高級管理層出身,籌備計劃時一呼百應,獲多個企業及非牟利機構支持。
工總將舉行虛擬Demo Fest 12間初創網上展示創新產品
香港工業總會轄下的香港初創企業協會,將會舉辦為期兩週的虛擬Demo Fest。活動將會有12間入圍初創展示一系列為玩具及電子業而量身定制的高增值解決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